更扬风帆立潮头 又踏层峰辟新天 ——房县农业局2011年工作纪略
2011年,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委“两大目标”、“七件大事”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强力推进措施落实,在遭受四季连旱的特大自然灾害情况下,农业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抓科技抗灾,粮油生产持续增长
狠抓科技抗灾,抽调200多位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围绕保“五苗”(玉米苗、水稻苗、红薯苗、茶叶苗、蔬菜苗),因地制宜抓好了抗旱保苗工作;抓好高产创建示范片区建设,在中部平坝地区创建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在高山地区创建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在二高山地区创建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片;大力推广应用以地膜覆盖为核心的节水增温、减灾增效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植保技术、良种技术,开展优质稻订单生产,提升种植水平。共兴办地膜水稻5万亩、地膜玉米6万亩、水稻高产示范1万亩、玉米高产示范1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1万亩;抓订单生产,突出抓好中部平坝地区3万亩超级稻示范片建设,推动了红塔粮油收储公司“神农贡米”的发展壮大,同时抓好了5万亩糯稻基地建设,服务黄酒产业快速发展;落实惠农政策,增强粮油生产动力。争取落实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强了粮油生产动力。
抓园区建设,农业产业质效全面提升
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创新开发模式,推进产业创高效。茶叶产业,2011年新建茶叶基地1万亩,恢复重建去冬冻死茶园0.4万亩,全县基地总面积达到8.5万亩,茶叶实现产量350吨,产值达1.2亿元,名优茶比例占95%。药材产业,新播种药材9万亩,全县中药材面积达15.7万亩,产量5万吨,产值2.2亿元。创建示范园4.6万亩,完成订单面积5万亩,培育重点村53个,5亩以上专业示范户636户;蔬菜产业,完成设施蔬菜面积1000亩,新增钢架、竹架大棚1400个,地膜蔬菜面积25000亩(复种),发展水生菜1000亩,脱毒马铃薯2100亩,产量330万斤,兴办示范点21个,示范面积3000亩,示范品种20多个;糯稻产业,采取市场导向、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政府奖励补贴的方式,在中部平坝地区超额完成了5.08万亩糯稻生产,确保了黄酒产业的顺利发展。
抓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新水平
壮大龙头企业实力。积极组织县内的农业龙头企业申报成省级龙头企业,全县市级龙头企业达21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实现8亿元,同比增长30%,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神农皇”黄酒生产迅速扩能,“神农泉”工业园建设进展迅速,润田矿泉水试车,神武山珍、昂欣布业等企业出口势头强劲;大力实施“百龙带户”工程,积极发展订单农业,2011年,各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生产加工订单面积12万亩,其中:糯稻5万亩,中药材3万亩,茶叶2万亩,食用菌2万亩。
抓品牌建设,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强化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建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园区6个,乡镇、企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30余个,在青峰镇、白鹤镇建设“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地理标志标准化示范基地460亩。在野人谷、化龙等乡镇建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万亩,认证产量30万吨;完善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均获国家农业部批准公布实施;积极开展“三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及保护工作。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10家、产品41个,认证规模88220亩;成立了“房县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吸纳龙头企业科研单位、营销种植大户,切实做到统一商标标识、统一包装设计、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市场监管维护,“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于11月份获选湖北省“十大名菜”称号,“房县黑木耳”获选首届十堰名片。
抓农技推广,农业科技水平创新高
结合阳光工程,搞好科技培训。2011年完成新型农民培训2920;抓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行动计划,配合十堰电大房县教学点对在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进行了教学实训工作;配合县委组织部在苗木场创办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抓重点项目实施,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积极争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接续产业、农民培训项目、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2011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补助项目、省级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省级现代农业板块基地建设项目、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项目和中央财政支农补助资金;积极组织申报房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省农业厅评审,房县无性系茶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已上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房县食用菌及副产物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可研报告正在紧急编制中。2011年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达4497万元。
局长张祖元带领局干部为贫困群众群众送去农业生产物资
农业专家及时指导冬季小麦田间管理
特色产业成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主渠道
农业科技资料成为新型农民的抢手货
阳光工程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