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中国扶贫网》
为什么一个贵州的小村庄竟引来全国上百考察团前来“取经”观摩?还有一本书专门介绍这个村庄的变革经历,书中写道,“它不同于小岗村,也有别于华西村”。
塘约村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这个村子只用了二至三年时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不到4000元提升到去年的8000元,村集体经济从不足4万元增加到80万元,实现了从国家级二类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嬗变,被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称赞为“新时期的大寨”。而塘约村取得如此成绩的重要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巩固集体所有制。
报告文学作家、央视纪录片《长征》总撰稿王宏甲花了近一年时间,多次深入贵州省安顺市及塘约村做了大量的乡村调查,最终出版《塘约道路》一书。王宏甲在书中写道,“农民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村庄”,全书试图回答“如何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加强党支部在农村中的领导作用”。
据贵州民族报4月25日刊发王宏甲与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的访谈,题为《塘约道路 中国希望》一文。张全景在访谈中表示,很高兴能从《塘约道路》一书中看到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力量”,塘约道路代表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
何为“塘约道路”?
小岗、华西都曾是农村改革的缩影,特别是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深刻推进了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丰富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内涵,解决农民生产积极性问题。那么,塘约村的改革之路则体现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特别是土地产权改革实践的缩影。
塘约村围绕“三权”+党建+扶贫+产业+金融发展思路,切实抓牢“确权”这个基础,抓好“赋权”这个关键,抓实“易权”这个核心,同步推进农村产权“七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实施“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村改革促小康的蝶变之路。
2014年,塘约村拉开改革的序幕,率先成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建立农村产权确权信息管理平台,对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农地集体财产权“七权”叠加一并进行确权登记,明晰了农村产权“身份证”,让农民把产权“揣”在兜里,初步形成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农村产权交易打下基础,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农村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权参社入股,村里把利润分成讲得透亮:合作社百分之三十,村集体百分之三十,村民百分之四十。
土地产权改革立竿见影,三权分置解除土地束缚,顺利推进了“合股联营、村社一体”发展道路,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互联网+农产品”“合社作+物流”的营销模式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同时,与天成农业公司合作建设学生营养餐食材特供基地,发展浅水莲藕基地、辣椒基地及精品水果基地,初步构建了规模集约化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迅速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正如作者王宏甲在《塘约道路》一书“导言”中所说:“一个好社会,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塘约道路不仅仅是一个迅速脱贫的故事,塘约的变化是在集体所有制得到巩固,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