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阳历4月,河南、十堰的几个朋友打电话让再买点儿蜂蜜。于是,我打通了上龛乡一位老蜂农的电话,竟然早已卖完;又联系了几个做微商朋友,也缺货,不禁有几分遗憾,转而一想,却又由衷地高兴——蜂农的产品不愁卖了,侧面印证了上龛土蜂蜜的名气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
记得2009年我初来上龛时,全乡蜂蜜产量很少,8元一斤,偏远的地方还愁销。近年来,上龛乡党委政府把养蜂产业作为特色扶贫产业来抓,发动本地农户家家养蜂蜜,蜂蜜的价格不断上涨,产量也翻了好几翻。不少的贫困户当起了蜂农,靠养蜂产业摆脱了贫困。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上龛蜂蜜“一蜜难求”的局面?
上龛乡平均海拔1200米,全乡面积371平方公里,因农作物少,人为干扰少,蜜源全靠野花提供,蜂蜜的质量和品位就有了保证;又因最传统的养殖方式,一年只采割一次,四季的花源均存放在蜜巢中,经过水分的挥发、时间的发酵,最终“酿造”成了真正意义的百花蜜,质量和品位上乘。这种蜜存放时间越长,颜色越深,香味越浓,中药味越足。存放3年以上的野生蜂蜜,被中医称为“药引子”。
传统的养殖方式和珍贵的野生蜜源,决定了养蜂的保有量,1.1万箱的总规模,平均每箱产蜜量约10斤左右,全乡理论产蜜量也仅有10万斤。别说10万斤,就是再有10万斤,也确实不够销啊。
九年了,我亲眼见证了上龛土蜂蜜从小到大、从“名不见经传”到“一蜜难求”的历程。缘于这种情结,我愿为上龛土蜂蜜代言。 (雏鹰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