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军店镇扶贫车间 刘臣 摄
本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特约记者李先江 通讯员刘双) “山外青山关外关,重重天险倦跻攀。”古代诗人眼中,房县自然条件恶劣,是流放、烟瘴之地。
房县是湖北省深度贫困县,共有档立卡贫困人口14万余人,其中近10万人居住在高寒山区,普遍存在出行难、增收难等问题。房县将发展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首要之举,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扶贫车间建到村组,产业分红送到村集体的账户,多头并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县委书记蔡贤忠介绍,近年来,房县通过产业扶贫累计带动7.8万贫困人口增收,2015年以来累计有6.78万人脱贫摘帽。
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
走进土城镇黄酒小镇,一股淡淡的酸甜酒香扑面而来。家有新酒出坛,贫困户瞿万江正在机器前忙得不亦乐乎,白色“洑汁”被机器“喝进”,经过4个圆柱形的过滤管,流出浅褐色的黄酒。“口感更鲜纯。”瞿万江尝了一口,“这是合作社推行的最新工艺,提纯过滤后,黄酒在常温下保质期延长一倍。”依靠祖传手艺,瞿万江酿得一手好酒。早些年,他的黄酒只是赠送亲朋好友的佳酿。2016年,瞿万江加入村里的黄酒专业合作社,他酿的黄酒全部销给合作社。“今年酿酒8000公斤,收入10万多元。”
黄酒是房县特色产业的代表。依托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房县还成功创建了房县香菇、房县北柴胡、房县娃娃鱼等7个国家“地标”产品。
房县把食用菌、中药材、烟叶、山羊等八大产业确定为扶贫主导产业给予大力扶植。在军店镇镇三溪沟村,8000多亩中草药连绵几个山头,该村281个贫困户全部入股中药材产业基地。村民们每年可得土地流转费、打工收入、分红收入共500多万元。
目前,全县中药材、核桃、茶叶基地面积分别达32万亩、51.6万亩、13万亩,饲养山羊102万只,养殖大鲵50万尾。在产业带动下,1.4万个贫困家庭户均收入2.5万元。
扶贫车间建到村组
对孔、穿线、连接正负极……12月9日,回龙小区扶贫车间内,贫困户李明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李明芬以前跟丈夫在外打工,婆婆生病后她回到村里,家庭收入减半。今年初,兆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村里建起扶贫车间,李明芬就来打工,“工资计件拿,一天能挣60多元。”车间上班时间弹性较大,她可以照顾婆婆和接送孩子上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该扶贫车间约150平方米,共有60多名工人。
不可能户户发展产业,闲置劳动力如何利用?房县支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进村组开办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企业下乡,工资当月结算;乡亲们受益,企业也有好处。兆丰电子总经理张清华说,公司把加工程序中最简单的压端子、串胶壳、裁线等工艺下放到扶贫车间,比起请工人来工厂做工,成本节省近10%。
扶贫车间让一些“能人”看到商机。青峰镇青年张道成从十几岁便开始在浙江温州的鞋厂打工,从普通工人一直做到销售主管。去年7月,他回镇上创办鞋业加工扶贫车间,目前车间吸纳贫困户50多人,每月加工两万多双鞋面。青峰镇青峰新城小区是一个易地扶贫安置小区,小区在设计之初,就规划了1万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目前,小区内建成的扶贫车间4家,吸纳200多名贫困户。
据统计,目前全县已建成扶贫车间、扶贫作坊392个,带动2.77万贫困对象稳定增收。
发电分红送到村集体。
“最近是阴天,发电量较少,夏天一般一天能发4000度电。”12月9日,尹吉甫镇沈家湾村的一块荒坡山上,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十堰供电公司员工刘闯正在指导村民清洗光伏板、除杂草、修整电站排水沟。这是沈家湾村、邓营村及周边10个村联建的光伏扶贫发电站,装机600千瓦。村集体以土地、产业发展基金等入股,每年保底分红5万元。
“覆盖全县305个贫困村的光伏电站,到今年6月底全部并网发电。”房县光伏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向昌林说,全县光伏发电可实现年收入1.1亿元,每村每年可得光伏扶贫政策分红5万元,可持续受益20年。同时,每个电站平均吸纳20户贫困户务工,户均增收逾万元。
村里的集体收入用于公共开支。“以前,村里公路塌方、自来水管破损维修这些公共支出,由于没钱只能拖着。现在,村里有了集体收入,可以拿出钱马上干。”村党支部书记喻立说。